城管没收冥纸冥币,非得“一刀切”不可?

2023-08-30 21:59:44 中国青年报

8月30日,农历七月十五,又一个中元节如期而至。它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,在不少人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和清明节相仿,自古以来,人们便常常在这一天祭祀祖先、缅怀逝者、表达对故去亲人的祝福与思念。

一边是群众基础强大的祭扫需求,一边是商业嗅觉灵敏的经营主体——基于买卖双方的自愿,特定市场在特定时期活跃起来,合乎经济规律。然而,近日,辽宁某地却发生了一起“城管没收冥币”的事端。据媒体报道,此前,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城管联合市场监管局对批发市场、农贸市场展开专项检查,现场没收了一批冥纸、冥币、元宝等“封建迷信祭祀用品”。在解释相关行动的初衷时,当地有关部门表示:建议大家移风易俗、摒弃陋习,采取绿色、文明、高雅的方式怀念先人、寄托哀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此事一出,在舆论场顿时引发不少讨论。一方面,在民间,祭祀亲人时,向来有使用冥币的习惯。此举虽然有一定的迷信成分,但这主要是一种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,有关部门将其作为“封建迷信”来鞭挞,未免过于夸张了;另一方面,也有声音质疑:冥币等商品并不是法律禁止生产的“黑货”,当地城管和市监部门说没收就没收,又是否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与授权?

冥纸、冥币、元宝等商品,单位价值都不算高,涉及的执法金额或许不大,但是,市场监管无小事,有关部门的一举一动,设立的每条标准,都与一城一地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。

营商环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它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民众靠做生意赚钱养家的难度,也直接影响着全体民众的消费选择、消费体验。因此,有关部门在执行带有禁止性、惩罚性的执法行动时,还需慎之又慎,严守规章。已经作出的决策,也要直面社会舆论的监督与法律法规的考验。

对于那些明确违法违规的非法经营活动,执法部门当然应当展开雷霆打击,做到执法必严。但是,倘若有关部门仅仅因为某个产业有“不好”的地方,就搞“一刀切”式打击,动辄使出没收、关停等严厉手段,恐怕过犹不及,反而会给正常的市场秩序添乱,给民众留下不良观感。

在这起“没收冥币”事件中,有关部门给出的理由,仅仅是“移风易俗、摒弃陋习”。移风易俗固然是好事,但还需讲究方式、方法,更不能打着“文明”的旗号背离民众合理的心理需求与市场活动。政府部门想要移风易俗、消除迷信,可以积极开展正面宣传,以循循善诱的方法,倡导民众采取更加“绿色、文明、高雅”的祭扫形式。但是,一旦涉及执法工作,有关部门还需牢记一条原则,那就是“法无授权不可为”。

要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,各级有关部门都必须依法办事,以法律为准绳,严格约束自身行政行为。对公权力而言,任何带有强制性的行动,都需要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。一项执法行动如果没有法律依据,那就算把初衷说得再好,本质上也是“任性用权”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当然,我们应当看到:在中元节、清明节等传统节日,一些地方的民众集体燃烧冥币,确实会对环境和消防安全造成不良影响,也侵害了部分民众的合法权益,引发了一些不满。但是,要解决这些问题,并非只有对冥币“一禁了之”一种方法。

更何况,如果彻底堵死了那些想要用冥币祭祀先人的民众的路,不仅不能消弭不同群体之间的既有矛盾,反而会造成新的矛盾。对于违规烧纸、危及公共利益的不良现象,有关部门可以及时予以制止,依法严惩,以儆效尤,不应该将使用冥币的传统“一棍子打死”。

任何风俗的变化,都需要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。当下,部分民众使用冥币的习惯,并未对公共利益造成急迫、严峻的威胁,有关部门想要移风易俗,大可不必操之过急,否则会导致效果适得其反。

撰文/杨鑫宇

编辑/黄帅
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
标签:

相关文章
最新发布
精彩图文
精彩推送

Copyright @  2015-2018 亚洲it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  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